历史来源

「沈」源出 ;
一 ; 出自「姬」姓。以国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云 。周朝初,周文王第十子季载,受封于「沈」(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) , 因以国名为氏。
二 ; 出自「姒」姓,周朝时又有侯国,沈国,其地在安徽省。此地为另一沈国。

家族名人

沈括 (1029~1093)
字存中,宋钱塘人(今浙江省杭县)。博学多才,兼通天文、方志、律历、音乐、医药、算数等。尝出使契丹。着有梦溪笔谈、长兴集等书。
沈周 (1427~1509)
字启南,号石田,又号白石翁,明长洲人(今江苏省吴县)。少从陈孟贤学,及长,博综典籍,诗文俱佳,尤工于画,与唐寅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。着有客坐新闻、石田集、石田诗钞等。

地望分布

浙江吴兴郡。

更多名人:三国吴国名将沈莹,南朝梁文学家沈约,南朝陈名将沈恪,隋朝名将沈光,唐朝诗人沈佺期,唐朝大臣沈既济,五代十国吴越国名臣沈崧,北宋名臣沈遘,南宋爱国诗人沈与求,南宋名臣沈该,元朝诗人沈禧,明朝名臣沈鲤,明朝抗倭名将沈希仪,明朝戏曲家沈璟,清朝名臣沈德潜,清朝文学家沈复,清朝名臣沈葆桢,清朝外交家沈桂芬,清末实业家沈云沛,近代教育家沈钧儒,近代画家沈心海,近代实业家沈缦云,近代作家沈从文,近代科学家沈克非,近代音乐家沈星海,近代革命家沈雁冰,现代作家沈尹默,现代科学家沈元,现代医学家沈其震,现代教育家沈兼士,现代经济学家沈志远,现代历史学家沈刚伯,现代法学家沈钧儒,现代画家沈逸千,现代电影艺术家沈浮,现代戏剧家沈西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