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来源

「郭」源出:
一:据《潜夫论》及《风俗通义》所载:氏于居者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。「郭」是古代都城外面的护卫墙。
二: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国。或曰「郭公」(古代虢,郭二字同音)因以为氏。又据《唐书.宰相世系表》所载,周文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,封虢仲于东虢。「虢」谓之「郭」,声之转也,因以为氏。虢国,即郭国。东郭国在今河南省蒙阳县一带,公元前765年被郑国所灭,西国又名「城国」,在今陜西省宝鸡市东部,西周灭亡后,支族乃留原地称为「小郭」, 公元前687年被秦国兼并。北郭建都于上阳(在今河南省陜省东南部)占据今河南省三门峡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,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。几处之后子孙,皆为郭氏。
三:唐代回纥定居中原后,改姓「郭」,以从「郭子仪」之姓。

家族名人

郭解
字翁伯,生卒年不详,汉朝轵(今河南省济源县)人。为人精悍、节俭、勇猛任侠,常以德报怨,厚施而薄望,所以人们争相与他交往。若朋友有难或遭怨,必亲自助其报仇;若不愿复仇者,则捐钱使其安居。武帝时被杀。
郭璞(276~324)
字景纯,河东闻喜人。东晋文学家与思想家。博学高才,好古文诗赋,富文釆。又精通阴阳历算五行卜筮之术,后因卦筮违逆王敦,被杀。曾为尔雅、山海经、方言、楚辞等书作注。
郭子仪(697~781)
唐朝名将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曾平安史之乱,并联回纥,征吐蕃。官至太尉、中书令,时称为郭令公。因封汾阳郡王,世称为郭汾阳。一生历事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,以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二十年。享年八十五岁,卒谥忠武。

地望分布

山西太原市,陜西华阴县,陜西大荔县

更多名人:东汉名士郭泰(郭林宗),三国谋士郭嘉,西晋名将郭钦,东晋名将郭默,北魏名将郭祚,北齐名臣郭秀,隋朝名将郭衍,唐朝名相郭正一、名将郭孝恪、诗人郭震(郭元振),五代后周名将郭崇、郭允明,北宋名将郭进、画家郭熙,南宋名臣郭浩、抗金名将郭伟,元朝名臣郭昂、数学家郭守敬,明朝开国功臣郭兴(郭英兄弟)、名臣郭朴、抗倭名将郭琥、文学家郭登,清朝名将郭松林、外交家郭嵩焘、实业家郭乐,民国军阀郭松龄、教育家郭秉文,抗日名将郭寄峤,现代科学家郭永怀、数学家郭伯灵、作家郭沫若、医学家郭霍(郭霍氏杆菌发现者)、音乐家郭兰英。